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学 > 正文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3-05-17 22:45 点击数:

1、培养目标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以物理、化学、材料、能源动力、电力电气、经济、环境等学科为基础,以工程模拟仿真为工具并在系统建模、参数设计、实验测试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储能技术工程应用的辨识能力,能够胜任储能系统设计与开发以及与能源、电力、交通等行业领域交叉融合的多层次工作,且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特色

(1)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基于清洁能源的存储需要及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电力削峰填谷等场景需求,储能行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大规模储能技术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2)响应国家教育体系改革:为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支撑储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全面推进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体系建设,保障储能行业持续高效的发展。

(3)依托学校强势学科基础:青岛科技大学于2022年申请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4T),并计划于2023年9月开始招生。本专业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点一级学科为依托、以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为支撑进行建设,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并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

3、 师资力量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雄厚,目前有专业任课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4人,其中,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优青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2人,可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专业积极引进兼职教师,目前已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兼职教授2名。

专业配备高端科研实验平台及中试基地,附图为青年泰山学者王飞教授的水合物储能实验平台及中试示范基地,专注于天然气存储、储氢、储碳、储冷、相变储能等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及成果转化,可为本科生在读期间及毕设环节提供有力的平台保障。

水合物储能实验室

能源存储实验平台

气体分离/存储中试示范基地

4、主干课程

氢能技术及应用、水合物储能科学与技术、锂电池储能技术、储能原理与技术、储能系统安全与管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燃料电池技术、低温原理与技术、流体力学、相变储能技术、化学基本原理、传热学、电化学工程、储热技术及应用等。

5、就业前景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天然气水合物、储能电池、风能、太阳能、氢能、地质能源、储冷等新能源和储能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储能产品研发与生产、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主要就职企业如万华集团、大唐风电、美锦集团、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电池、海尔、海信、中石油、中石化、法国液化空气、华威风力发电等。